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浙沪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江浙沪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水利与海洋工程学系,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入选浙江大学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出国研究专项计划(新星计划),2009-2010年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完成浙江省级科研项目4项。已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水工结构工程、工程爆破、风力发电等。
有前途,
毕业生就业流向包括重要国企央企、世界500强企业、重要金融机构、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组织等。
越来越多的省(市、自治区)将浙江大学纳入人才引进和后备干部培养的选聘高校,也有越来越多的重要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与学校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将浙江大学作为其重要人才来源基地。
浙江省乒乓球队的主教练是陈建安。他曾是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曾获得过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和奥运会男子团体冠军等多项荣誉。
退役后,他成为了一名乒乓球教练,曾担任过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和香港乒乓球队的教练,指导过多名优秀选手。自2017年起,他担任浙江省乒乓球队的主教练,带领队伍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王建军
浙江省乒乓球队教练是王建军。此次来到省运会,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为省队选取好苗子、储备后备人才,寻找可能诞生的下一个冠军。 “这几年浙江省乒乓球梯队的人才储备存在着断档问题。”王建军坦言,乒乓球球员的发展周期长,可能需要8-10年才能成才。
不可以。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持续改进招生和培养工作。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教育部将加强对强基计划的政策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浙沪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浙沪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