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云人才理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云人才理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的文化竞争
企业竞争,是组织文化人才的竞争,从“强我”到“利他”
对于未来的经济转型,马云认为,一定是从低端向高端制造业走,制造业必须跟服务业结合在一起,服务业才是未来。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最后其实是人才的竞争、领导层的竞争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另外,对手越强,你才会越强,今后的企业也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懂得分享,在此基础上担当责任、培养出无数创新人才,这才是未来的竞争之处。”
“从‘强我’变成‘利他’思想,是21世纪企业必须要有的素质,要让你的员工比你聪明、比你更了解信息和数据、比你有更强的能力,让你的客户、合作伙伴更强,这才是这个世纪会诞生的新型企业。”
马云总结浙商的成功来自浙商动在先,比谁都敢于冒险。“但是我们要建立制度、人才、文化,只有这样浙商才能扛风险。今天的企业,要做全球的生意,没有良好的组织、文化、优秀的人才,没有机会。”
马云在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演讲上表示:中国教育的一个问题是,成绩不好的人才读师范学校,中国应该鼓励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师范,让老师真正成为最受尊敬、待遇最好的职业。
这的确是个十分扎心的现实。记得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特别优秀的学生往往都报考中专、中师学校的,其中的中师就是师范学校。
应该说,那个时候选拔了一部分优秀人才。但是当年的选拔有两个问题:一个方面受制于早就业的需要;另外一个方面主要停留在初中阶段进行选拔,不一定完全选拔到了最优秀人才,因为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也还是有区别的。
还有在上个世纪,不少城市都还有大量的师范类高校,如今这些高校都已经更名、合并,早已变成了综合类高校,师范类的涵义大大降低,这或许也预示了师范类学校的命运及前途。
记得还是在前年,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读初中,她的母亲就想孩子去读那种五年师范类的学校,不仅可以免费,而且毕业后就能够当老师。可是她的父亲坚决反对,觉得这没有什么出路,人读书不能完全为就业而读。即使要读师范,也要读好的大学。
可是读了好的师范大学,也不一定就去从事教育事业,这或许才是尴尬之处。
那么,现实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地位,才能真正解决教育的问题。一是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如今已经令人堪忧。最大的困扰可能就是过度行政化和官本位的挤压现象,一些教师权利受到侵害和不尊重。人们往往以当官发财为成功标志,而教育科技还没有完全成为人们的追求。
二是教师的社会形象问题,目前也受到伤害。一方面是有一些害群之马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治;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过度指责与制度漏洞有关。
三是教师在多重压力之下,经济待遇不能体现自己的奉献价值。
所以,要想教师成为最受尊敬、待遇最好的职业,必须要下大力气来解决:比如待遇的问题,就是要让老师、医生之类的职业成为富裕、幸福的职业,不仅要提高工资收入,还要让他们靠自己的能力与本事获得正当的收入;比如地位的问题,要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发自内心的信仰,这种信仰要从一个个细节入手,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有话语权、建议权、监督权等,让一个个优秀老师脱颖而出,成为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云人才理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云人才理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