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动计划》设立了“重塑人才培养目标”“重构知识体系,培养领军人才”“创新培养模式,鼎力学生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加强教育教学保障,提升培养质量”五大改革任务,画出了领军人才培养的“路线图”。根据《行动计划》,到2020年,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重构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个性化专业培养新体系;实施“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可视、公开、约束、激励”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机制;建成一批“双万课程”和“双万专业”;本科生深造率达到60%以上,基本形成一流本科教育新格局。到2025年,一大批优势专业、优质课程、精品教材、改革成果和学生创新创业成效等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本科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具有国际影响力;到2030年,本科教育水平国际知名,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东南大学的领军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学科基础、创新的思维能力、卓越的领导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学科发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以生为本的理念。校长徐宪民深刻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革发展的趋势,详细介绍了学校“完善‘以生为本’教育教学体系”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从教学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服务系统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构想和设计理念,明确提出了嘉兴学院“以生为本”教育教学体系的系统重构,突出强调了要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这些目标,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能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的有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都是同行,你也知道的就是那么几点。
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如果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就不准,整个就跑偏了。是培养毕业就能用的技术工人还是培养具备关键能力,适应社会岗位变化的人。
第二课程体系,好多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导向体系,不符合人类认知顺序的,比如原来汽修先讲机械原理,然后是材料,然后在讲汽车零件,发动机机械。按照这个顺序学生是搭建不出一个车的,正常的认知顺序是先看到一个车,打开机舱盖看到发动机,拆了发动机才有零件,每个零件都是什么材料,都包含了那些机械原理。这是以行动导向体系的,而且课程体系建立时一定要调研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不能想当然。
第三授课环境,理论和实践脱离肯定不行,讲理论和做实践的地点时间上空间上隔着太远也不行,现在都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了,讲到哪做到哪。
第四师资,原则上职业院校的老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实际上部分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本科硕士学的的东西,能力是有,但是教学生实践那是有点扯。就好像现在教授创新创业的教师,自己没专利,没开过店,自己都半拉卡机的怎么能教好学生。
第五教学方法,原来那种嘚吧嘚嘚吧嘚的老套讲授法一定不实用了,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还是比较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但也有不足,还是上面那一条,老师没有企业经验,教学上自己闭门造车,想当然再好的教学体系再好的授课环境再好的教学方法也能整差劈了。
解决办法国家也再尝试,除了校企深度融合,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还是现在提倡的企业参与办学,都在拉近学校和企业的距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