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人才理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人才理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培养人的性格品德,是先教做人的道理,再传授知识的地方,所以把先做人后成才做为校训。
先成人,后成才,本意是:先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有道德的人再去寻求知识,成为有才智的人。
人才之所以叫做人才首先得学会做人,人才两字为什么叫人才而不是叫才人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人才前,才在后,学会做人,其次才是看中才能,空有一身才能,却不遵纪守规做一名合法的公民,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也不会任以重用,而学会了做人,即使才能相对欠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等来弥补其不足。所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首先就得看人而不是先看才。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不只为成才,更为成人。
教育的真谛先成人再成才。老师以自己的知识和人格引领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不仅成才,更为成人。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那么怎么才是好的教育?
1.爱是最好的教育。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最好的方法是喜欢、鼓励与赞赏。
当然,这种爱不是程式化的“棒、棒、你真棒!”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欣赏,然后在行动上化为引导与鼓励。
2.帮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发现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喜欢自己,充满自信、让孩子学会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培养孩子,不是要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给孩子自我教育自我成就的方法和力量。
在这个终身教育的时代,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孩子在初中高中很优秀,但是到了大学一下子不知道该干什么了,颓废虚度,不是因为孩子堕落了,而是他迷茫困惑,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3.指向孩子将来的幸福。我们的教育很少关注孩子的幸福,只是一味的知识灌输,智育多,情感教育少。
好的教育要教给孩子幸福的能力,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爱人爱己、团结合作,乐于分享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教育者要一点一滴地传递给孩子,而不是把他们当做知识的容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人才理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人才理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