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作岗位变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工作岗位变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工作单位变更和人员工作变动有什么区别?
这二种情况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单位变更,后面的是人员变动。都和工作有关。工作单位变更是说的换了工作单位。说某人从甲单位换到了乙单位去工作了,这是工作单位变更。
人员工作变动是指在本单位内部进行调整调动。在单位内从这个岗位到那个岗位,这是工作变动!
从过往案例来看,新的一把手到位,有四个位子最可能换人:
1、办公室主任;
2、人教科长;
3、财务科长;
4、核心业务科室负责人。
办公室是管家,直接服务一把手,负责上传下达、办文办会办事,知道太多,懂得太多,且往往是上一任领导的心腹,出于工作、隐私等各方面考虑,办公室主任都是首当其冲的撤换对象。
人教科长是刀把子,负责单位的人事调配基础工作。一把手要动什么人,需要调配什么岗位,相关的政策都需要人教科科长帮助把关。人教科长如果不是自己人,肯定用着不顺,换人是必然。
财务科长是钱袋子。人财物,财务占了财和物两项,可见其重要性。一把手到一个新单位肯定需要用钱,这钱怎么用,用多少,怎么规避风险,需由财务科长提出意见和建议,财务科长如果从中使绊,一把手也难办。所以如果财务科长不好用,一把手也会迅速出手换人。
核心业务科室负责人是脊梁,承担着单位的骨干业务,代表单位的门面和水平,向来是一把手倚重的对象。一把手到一个单位对于这个位子必然相当重视,出于各种考虑也极有可能实行轮岗,换上自己中意的人选。
上述四个职位,办公室换人的概率超过80%,一方面这是一把手的心腹,必须是自己人,另外找人也相对容易;人教科长换人的概率60%,人教科不像办公室,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因此想换一个科长也不是太容易;财务科长换人概率40%,不是一把手不想换,而是换不了,岗位太专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骨干业务科室负责人换人的概率30%,如果这个科长做人不是太差、足够忠诚,新来的一把手也不会贸贸然换骨干科室负责人,毕竟都是单位挑大梁的人,找一个合适又肯干的人同样不容易。
一个新领导到单位对人事进行洗牌是惯用手段,换谁用谁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出信号,告诉下面的人自己来了,要服从命令听指挥,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他们。只有这样,新领导才能在单位打开局面,干出成绩,获得政绩。
以党政机关为例,一般单位“一把手”离职后,最容易调换的岗位是:
一、最亲近的岗位
如果单位级别在副省(部、军)级及以上,单位一把手首先调换的就是自己的秘书人员,别看这个岗位级别不高,但对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秘书是领导最亲密的人,他不但负责领导的工作,还负责领导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有些或明或暗的事务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秘书就是领导的影子,甚至在一定范围内,秘书还代表了领导。所以领导与秘书之间是亲密无间和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要选对人!
如果单位级别在厅(地、师)级及以下,单位一把手是不配秘书岗的,那么单位的大管家办公室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办公室是机关单位的秘书部门,也是综合部门,办公室主任也可理解为是一把手的“大秘”,一般排位在中层干部之首,负责上传下达、辅助参谋、沟通协调、管理事务等等,其位置至关重要!
二、机关最核心的岗位
单位的核心岗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如果是检察机关,那反贪部门和经侦部门的主管就是单位的核心岗位;如果是报社,那记者部和编辑部的负责人就是核心岗位;如果是企业,一般营销类部门的主管就是核心岗位等等。总之,一把手若想掌控整个单位,必须要从核心岗位入手,以点带面、统筹全局。
三、与自己对立者的所在岗位
这个不难理解,一般一把手都喜欢一言九鼎,对下属来说,领导更喜欢“听话”的人,因为只有政令畅通,才能高效运转。所以,一般一把手都会在履新新单位后不久,对有抵触或者与自己对立的岗位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确保一把手权利的有的放矢和令行禁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作岗位变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作岗位变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